瓦歷斯.諾幹 × 山中書屋 遇見二行詩詩人

2021/12/14
64x64
  瓦歷斯.諾幹(Walis Nokan),泰雅族人,出生M'ihu部落(自由里雙崎社區),畢業於臺中師專(國立臺中教育大學),2021年獲頒第九屆臺中「文學貢獻獎」。三十多年來,積極推廣閱讀與寫作的他,創作類型非常廣泛,涵蓋詩、散文、小說等等,就是希望透過文字創造更多「自由」的對話空間,也讓讀者能與自己的心「純粹」的交流。

  瓦歷斯說:「很多人看我的作品,只看見原住民族的東西,從來沒有看見我在文學上的創造,像是我的《瓦歷斯微小說》,其實一半不是在寫原住民族。」要訓練自己的思維,不受慣性及外界影響,必須擁有各領域的知識,他翻出書櫃上的書籍,舉凡數學、建築、攝影等皆有,而這樣的習慣,從學生時期就開始養成,他常常窩在圖書館裡,翻閱免費的報章雜誌,所以瓦歷斯的創作,談論的議題很深也很廣,不只蘊藏對於世界細膩的觀察,一字一句更建構讀者「自由」的想像空間。當你開始閱讀他的創作,如同酌一口好酒,會在心裡留下尾韻,而且很久、很長。

學童給老師的考題  促成《當世界留下二行詩》

  開啟寫作契機,來自他就讀師專一年級時,當時瓦歷斯的導師出了一個題目「自己的家鄉」,他洋洋灑灑就寫了六、七頁。導師對他說:「吳俊傑(漢名),你作文寫得很好。」就是這麼一句話,開啟他的創作人生。多年後,他成為別人的老師,學生則給予他很大的啟發,有一位學童舉手發問:「老師,你會不會寫詩?能不能把世界大事用詩寫出來?」為了讓小朋友能快速理解,瓦歷斯花了七天時間把14件大事,從十行濃縮到剩下兩行,讓小朋友透過二行詩的猜謎遊戲,認識詩的美學,這就是書籍《當世界留下二行詩》的源起。

  他感慨地說:「我們從小都很會說故事,像是女生玩扮家家酒、男生手拿劍想成為誰皆是,只是學校的『作文課』,反而侷限了我們的想像,寫作變成一件艱難的事。」其實拿掉「設限」,我們能夠體驗不同人生;拿掉「設限」,也讓我們遇見不一樣的瓦歷斯.諾幹,就像在深夜加油站,遇見蘇格拉底,展開一場哲學思辨的對談,獲得無限啟發。
64x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