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信.沙華克 × 因為藝術 總算明白了存在的意義

2021/12/14
 
  自機械工程轉而從事純藝術工作,阿美族的阿信.沙華克(Asing Sawake)在藝術中發現自己存在的意義─那是他遊歷完世界,重返家鄉臺東後所得 出的結論。彼時他已三十四歲,決定背對過去建立好的穩固秩序,背對順利的事業與絕佳經濟狀況,勇敢走向自己的內心。「三餐無法溫飽也沒有關係。」阿信說,他選擇了藝術這條路,並且這麼形容:「那快樂的程度, 就像是我相信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。」

年幼時期阿信,很早就在校內展現了豐富的藝術天分,然而論及未來,他當時更在乎如何讓自己「活下來」。

  「那時候有點懵懂,覺得從事美術可能會餓死,所以才選擇機械工程,想說要有個一技之長。」這個決定,讓後來的他賺進不錯的收入,工作範疇橫跨海外,從外部的角度來說可說是平步青雲。他確實活了下來,而且應能說是過上很不錯的生活。但也是因為如此才讓他發現,「活下來還是一樣,工作只能讓你溫飽,無法讓你快樂。」
 
64x64
  只求溫飽的生活如同行屍走肉,阿信的生命在而立之年以後出現了分岔,聊起當時,他說:「如果從事純藝術工作一定很不容易,但我從事機械工程,接受別人的委託,他若不高興不喜歡,我就得去修改,凡是因著別人,覺得很不快樂,像個機械人一樣為他人而活。」如此陷入兩難,他渴望傾聽自己的內心,於是展開了漂泊之旅,「我去了英國、澳洲、南太平洋,有三到四年的時間都在探索,最後回到臺東。」
 
64x64
64x64

跪拜大地找到重拾藝術的原因

  回鄉的感覺如觸電,他彷彿重新意識到自己作為阿美族人是多麼有份量的存在,那一刻,他不自覺地跪拜大地,低頭親吻,終於開悟,猛然覺醒,於是無垠的創作欲望在內心燃燒,他將之投入繪畫,以直覺的創作描述內心的澎湃─他終於停止了流浪,不需要再去尋找答案了,答案已自然現身於眼前。

  「藝術這條路,再大的困難,都困難不過自己的心魔,而世間的窮困,亦皆境外之物,一旦做出決定,便不再感到困擾。」阿信平靜地說:「餓肚子也沒關係,我曾經也餓了二十一天啊,在那個當下我的創作力最強,能量最高。我也不需要跟別人交代,說我從事這行沒辦法生活─當下我是最快樂的,我面對的是我自己,那份悟性讓我知道自己是誰。」

  探問自己的存在,就是他從事繪畫,乃至所有創作的初心。「長期以來我經歷了那麼多事,但那些經歷,都比不上我回到母體文化所感受到的強烈。」幾乎是在回歸藝術後,他才重新認識什麼是原住民族,理解他們為何而生,為何擁抱自然,為何與族人間的關係緊密,並由此輪廓出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。

創作前的儀式

  阿信創作開始前有一個習慣,面對空白的畫布,他冥想、撫觸,與之進行對話,甚至舞蹈、吟唱與跪拜。他說:「那當下也不是什麼儀式,是很自然、很自由的動作。我想要將我的快樂以及自由徹底釋放,感受自己活在這個宇宙間,並且將這份能量完全灌注在畫布上。」有許多買畫者,說他們從阿信的作品看見了自我,阿信亦深信正是基於這樣的創作過程,使繪畫當下產生的共鳴與連結,一路震盪,傳達至觀者的心裡。
64x64